兩分鐘學會如何用互聯網營銷,粉絲破10萬+

發布時間:2023.03.24

互聯網對傳統出版商業模式的迭代

 

瞿洪斌:這幾年,我在考慮的還真不是圖書策劃和編輯的細節,而是出版產業的底層邏輯和商業模式。為什么這么說?因為果麥雖然在2021年成功上市,但在品種和規模上,還不能和老牌大社們相提并論(果麥上市背后的故事請戳)。作為一家民營圖書公司,果麥必須通過風向看未來,通過細節看趨勢,對出版未來的商業模式作出有依據的預測,早謀劃,先動身。
互聯網提供了一個新出口,這個出口就是“流量”。在線上,流量能直接打通出版機構和消費者之間的聯系,使消費者能夠第一時間獲得圖書信息。我們和消費者之間也不再隔著中間商,而是可以直接進行“一對一”的交流。
如何打造自己的流量,不得不說果麥有一個先天優勢。果麥的前身是華語網文網站界鼻祖——“榕樹下”文學網站,所以公司里有很多成員一開始就是做互聯網的。2017、2018年,我們便開始布局互聯網和新媒體。當時,主要圍繞微信公眾號、微博展開,到2018年后,開始全面布局短視頻,在抖音、快手、小紅書等平臺全面鋪開。內部也采取“賽馬機制”,團隊里每個人都去做,效果最好的勝出,并且快速復制路徑,不斷孵化。其中,誕生了業內最頭部的博主“小嘉啊”。

(小嘉啊抖音號)

 

如何把私域流量矩陣做到最大?在果麥,互聯網即是一場“全民戰爭”也是一場“全民營銷”任何人都逃不掉,除了互聯網事業部孵化出的帶貨能力強的短視頻直播產品外,果麥的庫房其實都有自己的直播間,編輯部、營銷部、銷售部、品控部、財務部都要有。只有做到“全民皆兵”,全公司才能知道互聯網是果麥未來的命脈所在。
回望果麥的十年,最令我自豪的并不是2012年左右的飛躍式發展,反而是近三年的演進。2020~2022年,當疫情成為常態,在2022年全國圖書市場零售規模下降11.77%的情況下,果麥卻呈現逆勢增長的趨勢。而且,在這三年里,果麥并沒有推出太多的圖書品種,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。開卷數據顯示,在整體圖書零售市場的相對排名中,2020年果麥排在第36位,2022年躍升到第14位。

出版機構流量運營的三重奏就是:私域矩陣流量+頭中部博主流量+平臺官方公域流量,這是最佳結合。但如果你要問我,這三個流量哪一個最重要?我的回答是私域矩陣流量是關鍵。因為只有這塊流量是屬于出版機構自己的,而且外部流量帶貨的成本很高。7400萬的互聯網用戶數就是果麥打開初始流量的重要基礎。

截至目前,果麥建立的互聯網私域矩陣里共有約100款互聯網產品,覆蓋用戶7400萬(未去重)。凡是在市場上有一定影響力的新媒體平臺,上面都有我們的產品。

 

以兩本圖書為例。第一個是大案例,《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》,這本書在果麥出版之前在國內經過了兩次授權期,10年間累計銷量2萬冊。果麥簽下這本書時就意識到,如果還用傳統方法來運作,這本書上市以后大概率會馬上銷聲匿跡。

 

于是,一開始,果麥便充分發揮自己的私域流量優勢來打造這本書。上市第一天日銷只有十幾本,第一周日銷100多本,但是當“小嘉啊”用一個60秒的視頻去推《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》時,該書上線僅4個小時就售出5000余單。之后,其他博主紛紛仿效“小嘉啊”的這個視頻,進而又帶動了一大批用戶購買《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》。

 

流量到了一定程度便會外溢,所以《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》上市3個月后,不管是在當當、京東還是天貓,銷量都名列前茅。

任何一家出版機構的頭部產品終究是少數,即便是果麥,頭部產品數量占比也達不到10%,大部分還是腰部產品。但同樣可以利用互聯網把腰部產品甚至尾部產品做起來。

 

比如《克林索爾的最后夏天》,這本書首印7000冊,上市以后反響平平,一個多月之內并沒有太亮眼的表現。但是編輯們仔細分析后發現,這本書的亮點并不是我們之前宣傳的思想和哲理主題,而是在于這本書的文筆十分優美,幾乎每一句話都是一句美文。營銷編輯用他們自己的互聯網產品在小紅書上連續做了3天的推送,內容就是把這本書上她們認為最美的語句摘錄下來,同時配上圖。這么一個推送,在短期內讓這本書馬上突破了5萬冊的銷量,現在實銷8萬冊,發貨超過了11萬冊。

任何“小”產品都有自己的價值,這可能和一些公司或出版社的管理層意見不太一致。我現在越來越不贊成去簽大版權,花重金砸版權。在果麥,只要預付超過50萬人民幣的選題會,我必須參加。我們把50萬作為一個風向標,說明這本書承載著一定的潛在財務風險。

 

事實上,近10年來,果麥百萬冊量級以上的圖書中,90%的圖書首印數不超過2.5萬冊?!缎⊥踝印肥子?000冊,《皮囊》首印2.5萬冊,《浮生六記》首印1.2冊。我們的核心競爭力就是通過營銷、互聯網把這些名不見經傳的書打造成經典產品,這才是重心。

做大流量矩陣

如何把私域流量矩陣做到最大?在果麥就是一句話——互聯網在果麥是一場“全民戰爭”,任何人都逃不掉。

 

首先,我們設立互聯網事業部,它既不屬于編輯部,也不屬于營銷部,它類似于一個完全獨立的MCN機構,完全可以自主經營。除了互聯網事業部孵化出的帶貨能力強的短視頻直播產品外,果麥的庫房其實都有自己的直播間,編輯部、營銷部、銷售部、品控部、財務部都要有。只有做到“全民皆兵”,全公司才能知道互聯網是未來的命脈所在。

 

同樣,領導也要以身作則。我從去年6月開始嘗試做視頻號,每次的數據表現都是臉上無光,每發一個視頻都要經歷苦苦等待,到了第二天、第三天只有一兩千的閱讀、幾十個點贊,幾十個點贊還都是來自一些朋友。但是我下定決心,要持之以恒做下去?,F在我的抖音號加上視頻號累計粉絲已接近10萬,視頻號“瞿老師自圓其說”在最近一個月之內至少產生了5個轉發超過10萬、點贊超過5萬、閱讀量超百萬的視頻內容。

 

像我這么一個“老”出版人都能做新媒體,我相信出版機構的年輕人們肯定能比我做得更好。做好的前提是不要怕失敗。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風格,“小嘉啊”有小嘉的風格,我的視頻號從寫文字到剪輯,全部都是我自己做的,因為別人做出來的風格完全不能代表我的個性。我以自己的親身經歷來說明,做新媒體并不是一件高不可攀的事情,大家都有可能成為網紅。

 

在流量時代,銷售的底層邏輯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。圖書銷售的舊的底層邏輯是人去找貨,而現在的底層邏輯是貨來找人。你可能躺在床上,可能在沙發上,可能在辦公室里,這時圖書的內容就跟著你的手機推送到你面前來了,并且完成了to C的銷售。to C銷售在今后將占有越來越重要的位置,當然它并不會搶奪to B銷售的生意。

 

而單純的to B銷售完全割裂了出版機構和消費者之間的紐帶,to C銷售能夠把前端和終端緊密結合。在現在的理念中,果麥今后的商業模式將被定義為“CBC模式”。

 

第一個to C是通過初始流量矩陣帶來的to C銷售。但果麥不可能一直營銷一本書,即使是《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》,在銷售了3個月之后我們便開始著手營銷其他品種。這時整個產品的運作周期就會回到B端,回到實體書店以及天貓、當當、京東這些平臺去產生銷售。但到了一本圖書生命的尾聲階段,賣不掉了,我們再次利用私域流量來消滅“死”庫存。

果麥的《長大了就會變好嗎?》是一本心理類圖書,正常上市兩年以后還剩下接近2萬的庫存,馬上要進入商業減值期了。這時候我們產品部門和營銷部門為其再次策劃了一次宣傳,發布了60秒鐘的短視頻,這一次推送就把這接近2萬冊的庫存全部賣光了,之后還加印了12萬冊左右。另外還有幾本書,通過相關活動也把庫存全部清理掉了。

《長大了就會變好嗎?》

現在果麥對to C業務特別看重,to C業務不會影響to B業務。它是前鋒,是突擊隊,是搶灘隊伍,一旦搶灘成功,大部隊就會往前推進。如果to C業務占比不到5%,說明這是一家傳統公司;如果to C業務可以占到15%左右,說明這是一家新穎公司;如果to C業務能占到30%左右,稱得上是一家優秀的公司;如果to C業務達到50%,那就是一家卓越的公司,絕對可以改變整個行業。

免費了解產品解決方案 免費咨詢

客服電話

請咨詢(023) 6762 2520

您的名字*

聯系方式*

公司名稱*

需求描述

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综合|国产a级a片一免费|久久精品一本到99热免费|日本aⅴ在线观看视频